□本報記者 晉雅芬
  眼前29歲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一
  鳴,一身休閑裝,隨意得就像一個鄰家大男孩,略帶福建口音的普通話聽起來軟綿綿的,讓前來採訪的《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沒有感受到一絲強勢的味道。
  然而,由這個“80後”大男孩擔任創始人的“今日頭條”,上市一年多來卻風頭強勁且霸氣十足,在蘋果商店的新聞客戶端排行榜中始終穩居第一名,讓不少體量龐大的同類應用都望塵莫及。讓我們來看兩個數字吧——“今日頭條”用戶規模達到6000萬人,每天用戶累計使用時間超過兩億分鐘,而且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如此驚人的用戶黏性不禁讓記者拋出一個問題:“這是在新聞領域和傳統紙媒搶讀者嗎?”來自張一鳴的回答仍然是軟軟的福建普通話,透著溫和、謙遜且合作的態度:“我們不是傳統媒體的敵人,而是想要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態圈。”那麼,“今日頭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新聞客戶端?緣何能夠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其與非敵是友的傳統媒體又如何同盛共榮?
  來,讓我們打開手機,點開這個APP應用去一探究竟吧!
  因為最懂你——6000萬用戶可定製專屬頭條
  記者最初體驗“今日頭條”的感受可以用“驚訝”來形容,因為它對用戶的瞭解程度甚至超過用戶本人——當記者用綁定的微博個人賬戶登錄“今日頭條”時,它能夠迅速根據記者的興趣偏好,立即向記者推薦傳媒領域、文化娛樂、旅游美食等符合個人興趣的內容;而隨著記者使用“今日頭條”次數逐漸增多,“今日頭條”在記者每次登錄時所推薦新聞信息的精準程度也越來越高。
  對於記者的驚訝,張一鳴解釋“今日頭條”是一款“最懂你”的資訊類應用,它可以不斷對用戶閱讀行為進行學習和分析,不斷增加人的屬性,從而實現對人的定義更加精準的把握,向每個用戶推薦不同的新聞資訊內容。“第一次使用綁定的微博賬戶登錄是熱啟動,所推薦的新聞信息與用戶自己的微博信息相關聯,與他有直接或間接的好友關係也會為這名用戶打上多個標簽或者屬性;第二次以及之後的每一次使用行為也都被記錄下來,“今日頭條”會對用戶瀏覽、收藏、轉發、評論新聞資訊的行為不斷進行分析,再結合其閱讀習慣、閱讀時間、閱讀位置等多個維度,在自己的系統內越來越精準地把握用戶個人屬性。”
  “我們希望對用戶興趣愛好瞭解得越細緻越好。”張一鳴舉例說,某用戶在閱讀習慣中表現出對股票比較感興趣,而且只關註其中某10支股票,“今日頭條”在獲取這一分析數據後就會較多地向他推薦這10支股票的相關信息。“用戶的使用行為和閱讀規律越明顯,‘今日頭條’的數據分析就會越精準。經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幾次‘調教’,‘今日頭條’就會真正變成每個用戶精準個性化定製的新聞資訊,而每個用戶所看到的‘今日頭條’都是不一樣的。”
  雖然沒編輯——卻成用戶的“秒懂”資訊口袋
  讓張一鳴最為得意的,不止是“今日頭條”擁有“最懂你”的特性,還因為這個“懂”可以實現“秒懂”——
  當用戶第一次使用微博賬號登錄時,它能在5秒內根據對社交數據的挖掘,計算出新用戶的興趣分佈;
  當用戶第二次及之後每一次使用時,它能基於其興趣點和當下所處場景、位置,在0.1秒內臨時計算完成那一刻的數據分析;
  當實時計算出用戶行為分析數據時,它能在3秒內完成推薦文章的提取、挖掘、消重、分類,並將資訊精準推送到用戶面前;
  當用戶的使用行為出現調整變化時,它能在10秒內更新用戶模型,以實現對用戶屬性更加精準的把握,讓下一次推薦更精準;
  ……
  “今日頭條”如此“秒懂”的速度和節奏,使得用戶隨時打開應用、隨時刷新頁面,都能夠看到系統為其推薦的最新個性化資訊。然而,與騰訊、新浪四大門戶網站的新聞客戶端以及同類應用主要靠人工編輯和推薦不同,“今日頭條”是一款“沒有小編”的信息推薦類應用,這一切能夠以秒來計算的信息收集和推薦,都是通過技術手段、基於整合整個互聯網新聞資訊來實現的。“純技術人員在公司的人員比例中占了一半,如果再加上產品設計可以超過70%。”張一鳴說道。
  其實,一些信息推薦類應用也可以實現用戶自主訂閱感興趣的傳統媒體、自媒體等內容源,但在張一鳴看來,這些信息推薦類應用雖然訂閱頁面,但不組織信息,這與“今日頭條”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定製化推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些應用可以向用戶推薦他所感興趣的科技資訊,但用戶可能對它所推薦的某類科技資訊並不感興趣,而是具體對新媒體、數字出版更感興趣,因此它所推薦的科技領域資訊就不是那麼精準和細緻;再比如,一些應用可以向用戶推薦他所感興趣的旅游資訊,但無法根據用戶所處位置進行推薦,而“今日頭條”在分析用戶閱讀興趣時會對其予以精準定位,並根據地域這個維度推薦所在地的游記攻略。
  “因此,即使你‘秒刷’‘今日頭條’,上面的資訊也是看不完的。”張一鳴把“今日頭條”看成是“用戶可以隨身攜帶的資訊口袋”,這其中不僅有新聞,還有大量信息,“只要是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內容,我們都可以通過技術為用戶抓取到”。
  儘管來勢洶—— 仍希望傳統媒體 越繁榮越好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裡,經常會出現來自“今日頭條”的新聞鏈接分享。張一鳴將這種與社交媒體之間的信息推薦機制,歸結到“今日頭條”所具有的“開放”這一特性上。“從微博中來再回到微博和微信中去,讓‘用戶信息獲取—個性化信息推薦—微信和微博分享’3個環節形成了一個可正向循環的閉環。”張一鳴坦言,“今日頭條”歡迎將其他社交媒體的賬號變成通用ID,因為“這樣對‘今日頭條’和社交媒體都有好處”。
  事實也的確如此——今年上半年,在不少用戶逃離微博開始向微信轉移的過程中,“今日頭條”這一開放性使之成為連接微博和微信的橋梁,人們通過“今日頭條”把微博上的信息發現轉發到微信朋友圈,這種信息推薦分享大大增加了兩個社交媒體的活躍度;而“今日頭條”本身也借助社交媒體的分享,實現了用戶的大增長和活躍度的大爆發。
  當然,“今日頭條”的開放性還不止於此。儘管已經擁有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但“今日頭條”仍然與近百家傳統媒體建立了合作關係,在為用戶推薦同一事情的報道時,會優先對已簽訂合作協議媒體的報道資訊進行推薦。在張一鳴看來,“今日頭條”與傳統媒體一定會是越來越好的合作關係,因為與門戶網站不同,“今日頭條”本身並不生產內容,定位是信息分發的渠道,因此與傳統媒體不僅不存在競爭,而且還會對傳統媒體帶來非常有益的促進,可以成為其在本身之外的又一個展示平臺,增加傳統媒體自身品牌和所登廣告的曝光度。
  如此看來,對“今日頭條”而言,其客戶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用戶,一個是媒體。張一鳴認為,對用戶來說,最有用的就是為他們找到更多有趣、有價值的信息;對媒體來說,最有用的就是為他們找到更多、更好的讀者,然後實現變現。“比如,雜誌最大的問題是怎麼生產出優質的內容,怎麼找到自己的讀者。“今日頭條”至少可以幫他們把後一部分問題解決了,讓他們能夠更加專註地去做好內容。其實一些雜誌辦得挺好,但由於規模較小、讀者分散且商業化程度偏低,面對高額的發行成本生存艱難,“今日頭條”能夠通過用戶興趣愛好的分析以及信息推薦,很快幫這些雜誌在6000萬個用戶中找到適合他們的目標讀者,這樣雜誌的變現就變得更為容易。”
  “我們當然希望傳統媒體發展得越繁榮越好。如果產生內容的傳統媒體沒了,我們也就沒了。”張一鳴坦言,目前“今日頭條”還沒有為傳統媒體帶來直接的廣告分成等商業價值服務,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把產品和體驗做得更好,但“今日頭條”在未來會想盡辦法支持產生內容的傳統媒體,以形成一個共贏的媒體生態系統。“明年將重點考慮廣告商業的探索和開發,希望為簽約的傳統媒體在內容分發服務之外帶來更多的回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m74umtmp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